《宁德市人民政府关于培育新型粮食市场主体促进粮食产业发展的意见》的政策解读
来源: [bet365主页] 浏览次数: 发布时间: 2017-01-22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一、《意见》出台的背景
为全面保障我市粮食安全,大力培育新型粮食市场主体,促进粮食企业调结构、转机制、增活力,把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落到实处,省政府相继出台了《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的实施意见》(闽政〔2015〕12号)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培育新型粮食市场主体促进粮食产业发展的意见》(闽政〔2016〕49 号)。 对培育新型粮食市场主体、促进粮食产业发展、加大粮食应急供应和加工网点建设以及推动“放心粮油”工程建设都提出了具体要求。
目前我市粮食加工企业小而散,且加工技术水平低,市场竞争力不强。受经济下行压力和国内外粮食价格倒挂影响,粮食加工业行业平均利润率较低。近年来,国家加大对粮食产区初加工补助,省内外调入我市的成品粮不断增多,加上进口低价大米的冲击,我市粮食产能利用率逐年下降,我市粮食加工企业面临困境。有必要出台扶持粮食加工企业发展和粮食应急供应保障体系建设的政策措施,确保我市粮食安全,鼓励企业探索多种形式参与国有粮食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和资产重组,探索实行混合所有制粮食企业员工持股,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二、《宁德市人民政府关于培育新型粮食市场主体促进粮食产业发展的意见》的主要内容
(一)、深化改革、促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
1、以“一县一企、一企多点”为模式,以粮食购销公司或中心粮库为主体,加快对乡镇粮站、粮库的兼并重组或公司制、股份制改造。
2、积极吸收社会资本以收购、兼并、参股、租赁、承包等多种形式参与国有粮食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和资产重组,探索实行混合所有制粮食企业员工持股,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3、以具备规模优势、资产优势和市场影响力的区域性大中型粮食企业为依托,打造区域性国有或国有控股粮食集团。
(二)、突出重点,加快全市粮食产业发展
1、大力推进“绿色全谷物口粮工程”,加快“互联网+粮食”电商平台建设,打造“粮油网络经济”。
2、加大系列化、多元化粮油产品开发力度,发展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深加工项目,实现粮油加工转化增值。
3、推广节粮减损新设施、新技术和新装备,提升粮食产业科技水平。
4、围绕发展从田间到餐桌的粮食全产业链,实施企业战略性合作与重组,形成大型产业集团。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全国性和区域性知名商标、名牌产品。
5、推进放心粮油供应体系建设,在城乡普遍建立“放心粮油”供应网络。
三、加大扶持力度、保障粮食产业持续发展
1、认定粮食应急加工企业。没有大米加工企业和加工能力薄弱的县(市、区)“公建民营”的方式新建大米加工生产线。“放心粮油”供应网络建设支持“放心粮油”供应网络建设,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供应网点提升形象识别系统、建立质量追溯系统、建设电商平台以及仓储物流设施配套等。
2、粮食加工企业技术改造和研发投入。支持大米加工的设施设备技术改造、粮食质量检测能力建设、信息化功能提升及节能环保等项目。
3、加大对粮油加工龙头企业的金融信贷支持。推进银行业机构充分利用并购贷款、夹层贷款、银团贷款等方式支持企业开展兼并重组,并在贷款规模、利率优惠、贷款期限等方面向企业倾斜。
4、异地改造的粮食企业实行“三旧改造”政策,土地优惠政策。对粮食企业“退城入园”异地改造,在土地盘活、资金补偿、工业用地以及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在确定土地出让底价时,可按不低于所在地土地等别相对应的省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的70%、成本价执行;
对粮食企业在符合规划、不改变用途的前提下,在原有建设用地上增建生产性设施、进行厂房加层或翻建改建厂房,增加用地容积率的,不再增收土地价款,免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用。符合投资强度、容积率、绿地率等约束性指标的技术改造项目给予优先审批、并联审批、及时供地。
- 【收藏】 【打印】 【关闭】